數字教材出版正構建生態(tài)共同體
從各自為戰(zhàn)到走向聯合,數字教材出版正在構建生態(tài)共同體。8月23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教育數字出版暨數字教材生態(tài)論壇”在第九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上召開,與會者就如何“融合共生,打造數字教材生態(tài)共同體”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中宣部出版局研究處處長蔣建民認為,無論技術條件如何變化,教材出版都應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與會單位需要共同努力,構建教育數字出版良好生態(tài),推動教育出版在全媒體時代融合發(fā)展。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宋凌云認為,數字教材一頭連著出版,一頭連著教材,必須堅定政治立場,堅守教材的特殊屬性,樹好教材育人的價值導向,將數字出版與教材事業(yè)有效結合起來。他介紹,目前教育部教材局已委托課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單位,對數字教材的內涵和外延、標準、業(yè)態(tài)、技術、政策、選用、使用等方面加強研究。
人教社副總編輯魏運華表示,人教社歷來重視數字出版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舉辦論壇再次體現了人教社與各出版社將共同構建以“內容、政策、市場、服務、科研”為內涵的數字教材生態(tài)共同體的決心。
論壇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出版研究所所長王飚和人教社副社長、人教數字公司董事長王志剛分別發(fā)表主旨報告。王飚認為,從開發(fā)數字出版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以人教社為代表的教育出版單位,已逐步實現了從教育出版商向教育服務商轉變的現象值得關注。王志剛認為,數字教材已從過去簡單地提供圖書和內容資源,向提供“內容+服務”的角色轉型。教育出版要想保持像以往在服務傳統(tǒng)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必須積極順應信息時代教育教學變革需求,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質內容建設的優(yōu)勢。
據人教數字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王巧林介紹,數字教材是教育數字出版的產業(yè)芯片。人教數字教材垂直服務平臺是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專屬數字服務平臺,其集國內各版中小學數字教材于一體,以建設全版本數字教材平臺為己任,以服務教育出版轉型升級和融合發(fā)展為目標,依據相關的數字出版標準,面向教材出版單位提供數字教材“加工—發(fā)布—閱讀—管理—授權—數據接口”等一體化服務。